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网 > 媒体重科 > 正文

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智慧点亮美富家园 ——管理学院赴长寿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17 作者:宋蔚 编辑:徐致远 来源:管理学院

七月骄阳灼灼,青春热情似火。为引导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伟大实践,7月10日至12日,管理学院“三下乡”乡村振兴实践团赴长寿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探访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

实践团来到长寿区红色教育基地——杨克明故居,开展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大厅里,杨克明烈士雕塑巍然矗立,静默中展现着革命意志的坚韧与不屈。在展厅内,泛黄的手稿、破旧的旗帜、锈迹斑斑的枪炮、布满补丁的旧衣等珍贵文物,配合图文资料,生动呈现英雄生平事迹,让成员们仿佛回到了英雄的成长岁月。通过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青年学子触摸到了英雄的温度,理解了其不凡精神源于平凡的坚守,深刻感悟到革命先烈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爱国精神。大家纷纷留言明志: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走进钢铁森林,感悟时代变迁

实践团走进重钢。现代化生产车间内,成员们认真聆听钢铁制造原理、流程的详细讲解;在重钢码头,大家了解了铁矿来源、种类和运输情况;在二高炉车间,负责人介绍了控制室的巨型控制屏构成及大数据运用情况;在重钢历史陈列馆,讲解员为成员们讲述了重钢百年奋斗历程。在钢铁森林中触摸工业脉搏,实践团成员对我国工业发展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感受到中国工业从起步到壮大的艰辛历程,体会到自强不息的行业精神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的坚定信念。

校地共建聚合力,签约挂牌谋新篇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来到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代表学院与保合村村委会举行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挂牌仪式。会上,保合村村党支部书记刘青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保合村基本情况及青年就业、实习政策;“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带队教师宋蔚介绍了学院办学历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生社会实践等情况。宋蔚受学院领导委托,与刘青松共同签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协议》,并为保合村村委会授牌“重庆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双方表示,希望以共建实践基地为契机,深入推进学生实习、就业、社会实践等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青年人才培养质量。

童心绘梦护成长,敬老孝亲送温暖

签约挂牌仪式结束后,实践团分为两组开展活动。一组针对儿童文明礼仪养成与暑期溺水高发问题,策划开展“文明伴我行”“‘泳’敢守护”“童心共创美好未来”等主题活动,通过“小小礼仪家”“防溺水小课堂”宣讲、情景模拟、趣味问答、手工制作、绘画等形式,向儿童普及文明礼仪和防溺水知识。另一组在村干部带领下,走进保合村5户困难老人家中,送去米、面、油等慰问物资,成员们与老人唠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现实需求。年近九旬的杨爷爷拉着成员的手说:“谢谢你们来看我,心里暖和得很!祝你们学有所成!”

聚智赋能兴产业,齐心绘就美富景

在保合村村委会,实践团与村干部、青年代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与治理展开交流座谈。会上,刘青松介绍了保合村在培育文明乡风、构筑乡村振兴支撑方面的探索实践,并以“畅通城乡要素,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为题,分享了人才回乡、产业兴乡、文化润乡的建设路径。随后,实践团深入田间地头,调研保合村柑橘和水稻两大产业的种植规模、销售渠道与技术需求;走访保合书院、香蜗蜗小橘·悠悠谷乐园等文旅产业项目。成员们结合专业知识,针对柑橘水稻销售、乡村旅游、电商推广等提出具体建议。村民感慨道:“大学生们的想法很新颖,给了我们不少启发!”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管理学院学子走出校园、深入基层,将书卷气融入泥土气,把赤子心献给家国梦,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未来,学院将继续引导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邮编:401331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大学    渝ICP备1300051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08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