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教室到车间,从校园到全国,一场全员参与的育人实践在学校展开。为深化“三全育人 从我做起”主题活动,5月6日至5月9日,学校领导班子带队、622名教师联动,分赴全国27省(市、自治区),走访528家重点企业,拓展岗位1351个,签订校企协议95项,共建实习基地86个。这场覆盖能源化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专项行动,以“全员下沉破难题、全程对接强培养、全域布局谋发展”的扎实举措,将“三全育人”理念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全员联动:校领导带队织密就业网
学校领导班子挂帅出征,构建“包片—包线—包点”三级联动机制,622名教师组成数十支走访团队,分赴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覆盖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双层经济圈等重点区域。行动累计走访企业528家,其中国有企业49家、机关事业单位28家,民营企业350家,高新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占比超40%。精准对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需求,形成“全员促就业”的攻坚态势。

精准拓岗:校企共建人才输送通道
聚焦能源化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实现“一院一链”精准对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走访中石油西南分公司等20家企业,拓展页岩气开发等领域岗位60个;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与宝钢、中国二重等20家重工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定向输送技术人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走访晶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成都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有限公司等37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成果丰硕,签订协议95项,共建实习基地86个。

产教融通:构建长效就业生态
学校以技术攻关反哺教学改革,与中机中联工程等12家单位达成战略合作共识,就共建“微专业”、开发实践课程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与海南省澄迈县达成共建产业研究院意向。建立了“需求调研—能力提升—跟踪反馈”闭环机制,为毕业生打造可持续就业生态。
这场跨越万里的“访企拓岗”行动,是学校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践缩影。通过校领导带头走访、专业教师扎根一线、毕业生精准输送,学校实现了育人资源与社会需求的高效对接。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长效机制,将企业车间转化为“移动课堂”,把技术难题转化为毕业课题,让产教融合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助推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制造强国战略输送更多“重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