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激发科研创新活力、培养高素质人才,化学化工学院于2025年5月12日上午举办2025年5月专家学术论坛,特邀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庞欢做客“化工大讲堂”,作题为《纳米MOF合成及其应用》的学术报告。

庞欢教授是国家级人才、江苏省杰出青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全球高被引学者,现任Sustainable Engineering Novit主编、《国家科学评论》学科编辑组成员,并兼任Nano Research、Rare Metals等期刊编委,在纳米MOF领域具有深厚造诣与广泛影响。
报告中,庞欢教授立足国际研究前沿,系统阐释了纳米金属有机框架(MOF)及其衍生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功能调控策略,重点介绍了其团队在纳米配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方面的前沿探索。他指出,组成、形貌尺寸、多孔性、导电性与稳定性等关键结构因素,对MOF材料在功能化应用中的性能表现具有重要影响。
在核心研究成果分享环节,庞教授介绍了两项关键进展:一是通过高温热解配合物纳米晶体原位生成金属氧化物,获得兼具多孔性、导电性与热稳定性的材料,在电化学储能等领域表现优异;进一步以纳米MOF为模板煅烧,还可制备多孔金属氧化物、多孔碳材料及氮、磷、硫等杂原子掺杂材料,具备卓越的电化学性能。二是通过微纳化处理,配合物晶体表现出小尺寸效应与晶面定向生长,形成各向异性的纳米结构和表面缺陷,显著提升催化活性位点数量与强度,优化离子迁移路径,在电化学催化反应中展现出良好的选择性与活性。
报告结束后,庞教授与现场师生围绕讲座内容与科研实践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参会师生踊跃提问,现场学术氛围热烈。大家一致认为,此次报告内容前沿、深入浅出,不仅展现了纳米MOF研究的广阔应用前景,也极大地激发了科研热情,拓宽了学术视野。
据悉,庞欢教授在MOF合成及其功能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论文被正面引用超过35000次,H指数超过100。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国家科学评论》、《Advanced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ngewandte Chemie》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相关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3项,并作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主持省级教改项目2项,主编教材3部,长期担任“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竞赛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