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对接重庆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需求,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落地见效,11月10日至12日,学校组织考察团赴广东省开展调研考察。学校科技处、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参加调研。考察团一行先后走访深圳市北大科创园、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高地,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研究院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科创孵化新模式及学术期刊创办等议题,与有关单位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在深圳市北大科创园,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北大科创园总裁、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执行副主席邓仲明详细介绍了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发展历程、核心职能及未来规划。双方重点就联盟区域分中心的建设可行性、运营模式及依托学校学科优势促进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行了深入交流。邓仲明表示,期待与学校携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的有效衔接。

随后,考察团抵达广东省科学院佛山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殷红军全面介绍了研究院的定位、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以及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的成效。在交流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与运营管理经验展开务实讨论,共同探索高校与地方产业研究院合作的新机制、新路径,助力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运营管理机构总裁陈山介绍了基地先进的运营理念、完善的孵化服务体系及丰硕的双创成果。他提出了构建以我校为核心、链接粤渝两地资源的“粤渝融合科创孵化新范式”的构想,希望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的标杆,为两地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此外,国际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秘书长蔡忠涛介绍了联盟的会员体系、技术服务及国际合作网络。中奥智能工业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院长王国栋围绕高水平学术期刊创办思路、定位与发展愿景进行了交流,为学校未来在相关领域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此次调研考察活动内容紧凑、成果丰硕。学校科技处副处长王丽萍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高地,其先进的创新理念、完善的产业生态和活跃的市场经济令人印象深刻。学校将认真梳理并借鉴此次调研获得的宝贵经验,紧密结合学校学科特色与发展规划,积极探索与粤港澳大湾区各类创新主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共建研发平台、联合技术攻关、协同育人、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化合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粤渝两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科技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