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强化学生宿舍安全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将校园安全治理与“三全育人 从我做起”主题活动深度融合,切实构建“全员参与、全程覆盖、全域安全”的校园安全体系,确保学生人身及财产安全,10月11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秋季网格员暨新生班委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学院学生办公室主任符玥主讲,相关年级辅导员、新生班委、寝室长、网格员参加培训。

培训中,主讲人结合全国高校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以“数据+案例”的形式强化寝室的安全管理是校园治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大功率及违禁电器违规使用是校园火险事故的首要诱因。同时还针对寝室中随意使用明火、人身安全防护缺失、财产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提出了寝室安全管理的“10-6-6”要求:10项寝室严禁措施、6项人身安全防护要点、6项财产安全守护建议。不仅为网格员提供了“可操作、可落地”的巡查清单,更引导学员树立“隐患即事故”的风险意识,推动寝室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培训过程中,主讲人还特别将“心理健康”纳入网格员核心职责,系统梳理大学生六大常见心理困惑,并明确网格员“朋辈守护者”的角色定位:通过“主动观察、耐心倾听、及时反馈”的工作方法,敏锐捕捉同学情绪变化,协助缓解心理压力,必要时联动学院心理辅导站,构建“朋辈互助+专业支持”的心理健康防线,让安全守护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在网络安全板块,培训紧扣数字化时代青年生活特点,强调网格员需引导同学警惕网络诈骗、保护个人信息、规范网络言行,坚决抵制网络谣言与不良信息,共同维护“清朗、安全、文明”的校园网络空间。这一内容不仅填补了传统安全培训的“网络盲区”,更契合新时代校园安全治理的“全维度”要求,助力学员树立“线上线下一体安全”的整体观念。
此次培训不仅提升了学生网格员的安全理论水平与实操能力,更将“安全责任”与“青年担当”深度绑定,推动校园安全治理从“学院主导”转向“全员参与”。学院将持续引导学生将个人成长融入校园发展,持续强化网格员队伍建设,让青春力量成为校园安全防线的“坚固基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