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委常委、副市长米次率队莅临我校,就自主研发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开展专题调研。学校副校长、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重庆资源循环利用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院长周雄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并作工作汇报。

米次一行首先走进我校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垃圾焚烧发电中试基地,实地察看技术工艺流程和核心设备运行情况。周雄详细介绍了我校自主研发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研究背景、核心原理、处理效能及产业化应用,并重点介绍小型垃圾焚烧炉及其热、电、冷联产系统开发成果。他指出,垃圾焚烧技术相较于填埋、堆肥等传统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节省、经济性强等优势。我校正在研发的中小型垃圾焚烧炉系统,特别适用于高海拔地区空气密度和氧气浓度较低的环境,焚烧产生的高温还可因地制宜实现资源化利用,产生经济效益,推动可持续商业化运营。
米次认真听取了汇报,并就技术细节、运行成本、环境影响及规模化应用可行性等与周雄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对该技术的创新性、实用性和显著的资源化效果给予高度评价。米次指出,昌都市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正积极探索符合高原特点的城乡垃圾治理新模式。我校研发的技术路线清晰、效果突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潜力,为解决高原特别是偏远地区生活垃圾处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米次强调,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技术优化与熟化,完善不同规模、不同垃圾组分条件下的运行参数和效益评估,为未来示范应用和项目落地奠定坚实基础。他表示,昌都市相关部门将持续关注该技术进展,积极探索校地合作的可能,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建设美丽昌都贡献力量。
校方对米次的肯定与指导表示感谢,表示将认真落实相关建议,持续深化技术研究,积极对接地方需求,努力把技术优势转化为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