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网 > 学术动态 > 正文

数理与大数据学院邀请海外知名教授开展线上专题学术报告会

发布时间:2022-12-30 作者:刘丁芳 编辑:徐致远 来源:数理与大数据学院

2022年12月28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终身教授、IEEE Fellow王迎旭应邀于线上为数理与大数据学院和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师生做题为“哥德巴赫定理:基于镜像素数分解理论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形式证明”的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由数理与大数据学院院长彭军教授主持,线上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

YXWang图1-1

报告会上,王迎旭教授首先介绍了哥德巴赫猜想以及证明情况。哥德巴赫猜想,其起源于1742年克里斯蒂安·哥德巴赫(Christian Goldbach)写给利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的信中提出的一个疑问:“是否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质)数之和?”哥德巴赫猜想看似简单,要证明它却极为不易,因而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1+2”成立,称为“弱哥德巴赫猜想,或三元哥德巴赫猜想,”即“一个足够大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一个素数和一个最多有两个素数因子的数之和”。47年之后,法国的哈洛德·贺欧夫各特(Harald A Helfgott)在2013年形式证明了此弱化猜想。

YXWang图4-1

随后王迎旭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情况。基于对全新镜像素数集及其素数序列递归性质的研究,得到了镜像素数分解定理(Mirror-Prime Decomposition,MPD),MPD定理支持对任意偶数的镜像素数分解,从而实现了哥德巴赫猜想的形式化证明。据此所设计的一种检验算法已用于哥德巴赫定理的经验演示和工程应用。在互动交流环节,王迎旭结合与会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耐心的解答。

据悉,王迎旭是脑科学、软件科学和智能数学领域教授。他是国际认知信息学和认知计算研究所(I2CICC)的创始主席。他是FIEEE、FBCS、FI2CICC、FAAIA和FWIF。他曾在牛津大学(1995、2018-2022)、斯坦福大学(2008、2016)、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8)、麻省理工学院(2012)担任客座教授,并在清华大学(2019-2022)担任杰出客座教授。1998年获得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自1994年起担任正教授。自2002年以来,创始并担任IEEE认知信息学和认知计算国际会议系列(ICCI*CC)的指导委员会主席,以及10多个国际期刊和IEEE汇刊的主编和副主编。他是脑启发认知系统IEEE SMCS TC BCS主席,计算生命科学IEEE CS TC-CLS联合主席。他的基础研究跨越了多个新兴学科,包括智能、数学、知识、机器人、计算机、信息、大脑、认知、软件、数据、系统、控制论、神经学和语言科学。他发表了600多篇同行评议论文和38本书/论文集。他80多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他曾担任50多个国际会议的名誉主席、总主席和程序主席。作为项目负责人,他领导了10多个国际、欧洲和加拿大研究项目。他被谷歌学术评为软件科学世界第一、认知机器人世界第一、自主系统世界第八、认知计算世界第二、知识科学世界第一,H指数66。他被ResearchGate公认为全球顶尖的1%学者之一,包括人工智能、自主系统、理论计算机科学、智能数学、软件工程、认知科学、信息科学,以及计算语言学。他在上述跨学科领域中创造性地证明了100多个定理,包括哥德巴赫、孪生素数,和镜像素数分解定理(对应于“欧几里得质因数分解公理”的素数和分解定理)。

学校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东路20号    邮编:401331

信息管理: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中心

版权所有:重庆科技大学    渝ICP备13000511号-1

渝公网安备 50009802000806号